红军飞夺泸定桥后,毛主席从安顺场前往泸定桥渡河,一路上翻山越岭,一些地方要工兵披荆斩棘才能前行。
走到一个山头,陈昌奉和其他警卫员嘀咕了一阵,就上前跟毛主席说:
“主席,我们休息一下吧。”
警卫员都知道毛主席熬夜工作没有休息好,又已经走了很长一段崎岖的山路,担心毛主席身体吃不消。
毛主席这一路倒是精神十足,步履矫健还不断和警卫员们说笑。
不过听陈昌奉提议休息,毛主席马上关心地问:
“大家是不是累了。”
陈昌奉回答了声:
“不累!”
但他怕毛主席不肯停下来休息,于是又机灵地说:
“您看人家队伍都开始吃饭了。”
毛主席往四周看了一下,爽快地同意休息,
“好,我们也吃饭。”
毛主席和警卫员、马夫、卫生员等一众人,选了个靠近山泉的地方,坐下来吃干粮。
负责挑担子的黄应和,在行军中只要一停下来,马上就可以睡过去。
大家都还在吃干粮,他已经靠着一块石头,睡得打起了呼噜。
警卫员吴吉清,扭头瞟了一眼睡着了的黄应和,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,拿个搪瓷水缸起身装了些山泉,走到黄应和身边,准备淋他一头水。
毛主席当即叫停吴吉清,责怪他说:
“就你捣蛋,黄应和很累,你让他休息一会儿。”
说完毛主席拿着自己的行李包袱,走到黄应和身边,轻轻扶起他的头,把行李包袱枕在他头下。
陈昌奉回忆的这个长征情节,让人感到毛主席对自己的警卫员,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对待小辈一样,没有架子,充满温情。
是的,对于陈昌奉来说,毛主席就是他的老师,是他成长路上的领路人。他在毛主席身边待了六年,这六年的相处,成了陈昌奉一生最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1929年1月,才14岁的陈昌奉因受不了地主的压迫,选择投奔了路过家乡宁都的红军。
陈昌奉因为年龄太小拿不了枪,便被安排去当司号员。
他做事勤快,品性淳朴,1930年,毛主席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,身边正好缺人,组织上就把陈昌奉调去给毛主席当勤务兵。
那时候毛主席有熬夜工作的的习惯,陈昌奉因年龄太小嗜睡熬不了夜,
夜深了毛主席伏案工作,他就在旁边伏案睡觉。
毛主席没事的时候都让他睡,有事才轻轻推醒他。
有次毛主席推醒陈昌奉,让他烧点水。喝完水毛主席饿了,陈昌奉又去热剩饭给毛主席吃。
那时后条件艰苦,毛主席的餐具
只有一个搪瓷碗,碗的最下面是饭,中间有一些菜,上面又盖一层饭。
毛主席没吃完的时候,还会让陈昌奉用纸盖上,留着第二天吃。
陈昌奉家贫读不起书,刚到毛主席身边时,是个完全不识字的文盲。
这时候,毛主席便化身老师的角色,经常教他识字,有时候外出看到标语,也会随机教他。
他自己的名字,都是毛主席教他才会写的。
1935年,红军过泸定桥的时候,毛主席还救过陈昌奉一命。
当时光溜溜的铁索上,刚铺上的木板不严整,桥下湍急的大渡河令人目眩,陈昌奉等小战士不由得感到惊心。
毛主席教警卫战士目视前方,不要往下看,带头走到桥上。
桥上人一多晃起来,陈昌奉不小心踩空,眼看要摔下桥的时候,还是毛主席一把抓住他将他拖了回来。
当时跟在毛主席身边的都是普通战士,不是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,大家围绕着毛主席,患难与共,亲如一家。
过六盘山时,陈昌奉因之前患的疟疾还没有痊愈,快到山顶时体力不支,渐渐挪不动步。
毛主席关切地问他:
“小鬼,你怎么样,还能走吗?”
他有些绝望地回答道:
“主席,我恐怕过不了这座山了。”
说完便一头栽倒在雪地里。
毛主席赶忙叫来卫生员给陈昌奉喂药,清醒过来的陈昌奉不愿拖累毛主席,请毛主席先走。
毛主席鼓励陈昌奉:
“在空气稀薄、下着雨的雪山上不能休息,你一定要坚持走下去。”
说着毛主席亲自和另一个警卫员,架着陈昌奉往前走。
得到毛主席的帮助,陈昌奉想坚持,可浑身发抖身体不听使唤,还是迈不开步。毛主席问他是不是冷,他说冷进了骨子里。
毛主席立即把自己身上的皮大衣脱下来给陈昌奉披上,并给他喂了一些热水。
陈昌奉又感动又自责,他知道毛主席脱下皮大衣后,身上就只有一件单衣和一条皮裤,再没有其他的御寒衣物。
毛主席这段时间因时常熬夜没怎么休息,体力不足更不耐寒。万一因为自己而冻坏了毛主席,自己还怎么算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呢!
陈昌奉坚持不穿毛主席的皮大衣,咬着牙坚持往前走,没走两步眼前一黑,又晕了过去。
等陈昌奉醒过来,他发现身上穿着毛主席的皮大衣
,一个警卫员在他身边端着碗热水,上身只穿着件灰色单衣,被雨水湿透的毛主席,也在他身边关切地看着他。
听到毛主席问他好些了吗,一股暖意瞬间流遍陈昌奉全身。
他一下站了起来,大声说:
“好了,走吧。”
毛主席欣慰一笑,赞扬陈昌奉:
“这才是红军战士。”
领袖对警卫员如同家人,冒着自己被冻倒的风险,也要护警卫员周全,这份情义陈昌奉怎么能忘记。
在延安时,吴吉清也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,才得以死里逃生。
当时吴吉清已经离开毛主席身边,在国民经济管理科工作。
有次毛主席见到吴吉清,见他脸红得不正常,走路也不稳,就让他一定要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。
吴吉清比毛主席小十六岁,当时年纪不到三十,仗着年轻没有去医院检查,以为撑几天就会没事。
结果没过多久,他发高烧晕倒,毛主席得到消息,赶紧让人把他送到医院。
医生检查出他得了重度伤寒,毛主席和一些战友抽空去看他,他都扭过脸不说话,生怕把病传染给大家。
住院一段时间,吴吉清的病不见好转,还越来越严重。
有次谢觉哉去看吴吉清,他的主治医生说他死了,人已经送去太平间。
谢觉哉一听大惊,赶紧让一个女红军带他到太平间查看。到太平间一探吴吉清的脉搏,发现他明明还活着。
谢觉哉立即赶回去质问那个医生,为什么把活人送到太平间。
那个医生又改口说,吴吉清的病缺两种药,根本治不好。
毛主席听到这件事勃然大怒,一面从自己的备用药里,拿出吴吉清需要的药送去,一面下令严查把吴吉清活人当死人的缘由。
得到毛主席的备用药,吴吉清的病很快痊愈,
那个医生也被查出是国民党特务,他接手的红军伤病员,很多都被他故意治死了。
毛主席对年轻的警卫员,如同慈父,也是严师。
毛主席对陈昌奉和吴吉清的几次批评教育,让他们铭记在心,受益终生。
红军转战苏区的时候,毛主席经常食物寡淡,吃不上辣椒。
警卫员们都知道毛主席嗜辣,总是想方设法为毛主席搞辣椒。
有次毛主席断顿辣椒很久了,吴吉清心中着急,专门跑到村子里四处为毛主席找辣椒。
终于他看到一家农户屋檐下挂着几串火红的干辣椒,心中一喜,赶紧上门央求:
“老乡,首长要吃辣椒,能不能给一点?”
老乡听说红军首长想吃辣椒,马上心甘情愿送了一串干辣椒给吴吉清。
吴吉清兴冲冲赶回去,给毛主席做了盘炒干辣椒。毛主席一见辣椒,就问起辣椒是从哪儿搞来的。
听到吴吉清说完情况,毛主席一下就严肃起来,对吴吉清说到:
“你知不知道三大纪律,八项注意里面有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这一条?”
吴吉清低下头惭愧地说他不知道。
毛主席教导吴吉清,不能为了让他吃上辣椒,就坏了红军的名声。
然后毛主席让吴吉清,先从毛主席的伙食费里,拿出钱去给老乡
,再回来好好学习“三大纪律,八项注意”。
从这件事以后,吴吉清懂得了再小的事,都不能违反纪律原则。以后他走上领导岗位,也始终牢记毛主席当年的教诲。
毛主席第一次批评陈昌奉,则是在1935年。
1935年5月,红军巧渡金沙江,由于船只很少,毛主席将近天亮渡河后,两三万红军还在江对岸。
毛主席过江来不及休息,立刻就和刘伯承总参谋长一起,商议后续渡河的问题。
陈昌奉那时已经是毛主席的警卫员,也仍要担负勤务兵工作。
他随毛主席过江后,第一要务就是给毛主席安排好宿营地。
按惯例,行军途中每次宿营,陈昌奉都会和毛主席秘书一起,先把毛主席要用的地图、文件等工作用品铺展好,让毛主席一到宿营地,就能马上工作。
这次只能在江边光秃秃石山的洞子里宿营,附近没有人家找不到桌子,毛主席秘书也还没有过江,陈昌奉试着在洞壁上挂地图,但洞壁是沙土根本挂不上。
陈昌奉就一改马上布置毛主席的办公用品的惯例,
先在潮湿的山洞地上,铺上一块油布给毛主席搭铺。
想着毛主席连续劳累,水也没有喝一口,他又忙着去给毛主席烧水。
天亮后毛主席回来,立即让人把陈昌奉叫回山洞,问他都搞好了吗。
陈昌奉觉得自己办事效率还很高,来劲地给毛主席说:
“没有木板铺只有搭在地上,您先休息一下,水我马上就烧好。”
说完陈昌奉就要走出山洞去看水,毛主席叫住他问:
“在哪儿办公?”
陈昌奉这时还没有领会毛主席的意思,对毛主席说:
“桌子找不到,秘书也没来,还是先喝口水再安排办公吧。”
“休息,喝水都是小事。两三万同志还没有过江,现在工作最重要,关系到几万同志的生命。”
毛主席看着陈昌奉,口气严肃起来。
陈昌奉这才意识到犯了错误,低下头一时语塞,不知道该对毛主席说些什么。
毛主席上前拍拍他的肩膀,让他先去找块木板搭工作台。陈昌奉一下反应过来,赶紧去找了块堵洞口的木板回来。
毛主席亲自动手,和陈昌奉一起找些东西架好木板,把办公用品铺展好,就开始工作起来。
见毛主席没有责怪自己,陈昌奉松了一口气,要去洞外给毛主席倒水喝。
不料,毛主席又一次叫住他,说要处分他。
陈昌奉知道自己办事不利,低下头准备接受犯错的代价。
结果毛主席和颜悦色一句话,却让他呆在原地不知所措。
“罚你不睡觉和我一起工作。”
毛主席定下对陈昌奉的处分,陈昌奉没想到处分这样简单,他本来就想陪着毛主席工作,这不跟没处分一样嘛。
“那好吧。”
陈昌奉回答道,随后喜滋滋地接下了处罚。
毛主席工作时,陈昌奉给毛主席倒了一杯水,就坐在一旁看着。
他年纪小瞌睡多,可这天想着自己耽搁了毛主席的时间,他始终坚持着不打盹儿。
过了一阵,他发现毛主席在用余光扫他,脸上还隐隐有笑意。
他不知道毛主席是什么意思,但又不敢问,只好一直傻傻地坐着。
终于,毛主席起身语气耐心地教导陈昌奉,到一个地方,一定要记住工作最重要,然后才是吃饭、喝水、休息的事。
教导了几句后,毛主席走到陈昌奉身边,摸摸他的头说:
“去睡吧,看你眼睛都要睁不开了。”
听了这话,陈昌奉泪水一下涌了上来。他没有感到委屈,后来他回忆当时的心情,就像犯错的孩子,听父母说:
“好了,以后记住,去玩吧。”
不过,这件事过后不久,
陈昌奉真被毛主席给了个处分
。
这个处分是因为他顺走了别人家的一样东西。
红军过了金沙江,继续往四川彝族区挺进。途中有次毛主席正和几位领导商量事情,突然被一阵乐声打扰。
毛主席发现乐声来自一个精巧的时钟,就问陈昌奉钟是从哪儿来的,陈昌奉没多想,就说出了这个钟的来历。
原来,红军刚进入云南的时候,在一个叫丹桂村的地方稍事休整。毛主席等中央领导,住进村里一个杨姓大地主的宅院里。
这个地主以前是北伐军的营长,因不满国民党腐败,离开军队回到家乡,是一位开明人士。
他对红军表示友好,红军对他也以礼相待。
但陈昌奉年纪小对政策理解不深,心里只把杨姓地主当压迫百姓的坏地主看待。
离开杨家时,陈昌奉顺走了杨家一个八音钟,拿地主家的东西,陈昌奉觉得理所当然。
他想到毛主席常常熬夜,所以想用这个钟报时,来提醒毛主席休息。
毛主席听了八音钟的来历,
对陈昌奉表现出少有的严厉态度,决定给他一个处分。
当时红军已经远离丹桂村,不可能把钟送回去,毛主席就把钟留在当地一个信得过的老乡家里,让老乡找机会,帮忙把钟送回丹桂村杨家。
不过在动荡年代,想要出一趟远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,这个钟最终没能送回去,
后来放在博物馆,成了红军纪律性的见证。
红军长征到了陕北,跟随毛主席的年轻警卫员也成长起来。
为了让警卫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,毛主席把以前的警卫员调离身边,让他们经过培训后,走上新的工作岗位。
陈昌奉先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,毕业后在延安搞公安工作。
1946年,陈昌奉被调往东北治安部门,行前毛主席专门接见他,送给他一张照片,在照片后亲笔为他题词:
“要努力工作,要忠于人民!要不忘初心,祝你胜利。”
这次一分别就是十二年,恋旧的毛主席,没有忘记陈昌奉。
1957年毛主席到济南视察,知道陈昌奉当时在山东工作,就问当地领导:
“小陈来了没有?”
当地领导一下没反应过来小陈是谁,后来才知道小陈是毛主席早期的警卫员陈昌奉。
由于毛主席行程紧,这次没能见到陈昌奉。
1958年,毛主席再次到山东视察,
这时候他对当地工作人员提到,想要见见陈昌奉。
工作人员连忙去将陈昌奉请了过来。十二年后又能和毛主席相聚,陈昌奉万分激动。
毛主席听说陈昌奉当上了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、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时,笑着对他说:
“小鬼,你官当得还真不小呢。”
接着,毛主席告诫他:
“要谨记,我们的光荣传统可不能在你身上丢了啊!”
这次见面,
毛主席还嘱托陈昌奉,想办法找到胡长保烈士的父母。
胡长保是红军时期毛主席的警卫班长,长征过荥经县三合乡茶合岗时,为保卫毛主席,被国民党飞机炸弹击中,伤重不治牺牲。
胡长保牺牲前,在毛主席怀里留下遗言,请毛主席把他情况,告诉江西吉安老家的父母。
毛主席用自己的夹被,盖着胡长保的遗体安葬了他,并一直惦记着他的遗愿。
陈昌奉后来调到江西,最高职务当上了省委书记。
期间他尽力寻找胡长保的父母都没有结果,胡长保的安葬地,也因环境变迁,直到陈昌奉去世后才找到。
陈昌奉离休后,经常到各地做报告,分享他在毛主席身边的经历,这样的分享,让他仿佛回到了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。
1986年12月23日,毛主席诞辰纪念日前三天,陈昌奉去世。
临终前他脸上带着神往的笑容说:
“毛主席要我去给他老人家过生日了。”
毛主席陈昌奉吴吉清警卫员胡长保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