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洋与同事玩密室逃脱时相撞受伤,于是把同事和密室经营者告到法院股市配资是怎么回事,要求赔偿18万余元。近日,海淀法院判决驳回了王洋的全部诉讼请求。
王洋与同事拼团购买了密室逃脱游戏,在参加游戏过程中,真人NPC出现,同事张千躲避时撞倒王洋,导致王洋受伤。
王洋提出,密室场地空间狭窄,路线曲折,灯光漆黑,拐角、过道、转弯较多,场地无法匹配主题密室游戏所设置的追逐活动、人数要求;而且,密室场地地面为水泥地面、障碍物居多,密室公司未给玩家配备护具,也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;同时,经营密室的公司也没有配备必要的医疗措施。因此,王洋认为,密室公司作为经营者,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。
王洋认为,张千在游戏中逃跑撞倒自己,存在重大过失,也应承担赔偿责任。
“我们共同参与了密室逃脱游戏,参与前就知道这是恐怖带真人NPC追逐的游戏,游戏本身带有危险性,各方都是自愿参加,应当自担风险。”张千否认自己对王洋的受伤存在重大过失。
密室公司认为实际情况和王洋所诉不符,也拒绝承担赔偿责任。
法院审理后认为,王洋参加的活动为密室追逐游戏,该活动本身具有一定风险,应适用自甘风险原则。
展开剩余68%结合事发时的监控视频,张千在遇到真人NPC后扭身奔跑,属于受到惊吓后的应激反应,且该游戏主题含有追逐内容,张千在奔跑过程中与王洋存在肢体接触,乃至撞击,均为密室情景下的正常行为,并未违反游戏规则,不足以认定张千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。因此,张千无需承担侵权责任。
另外,密室空间狭小、灯光设置昏暗、存在真人NPC等内容,均为密室游戏的特色,且事发时,通道内只有王洋和张千二人,地面、墙面均平整,并未存在影响游戏者追逐、奔跑的物理障碍,同时,王洋的膝盖处也佩戴了护膝用具,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涉案密室的设施设备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因素。从伤后救助角度,本案现有证据也不足以证明游戏公司存在救治不及时的情形。
最终,法院作出上述判决。宣判后,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,该判决现已生效。
密室逃脱受伤,
责任如何划分?
近年来,密室逃脱类游戏,因沉浸式、益智性、挑战性、互动性而兴起,但是玩家受伤类纠纷也不断攀升。
玩家受伤,谁才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呢?
对此,法官介绍,首先,密室逃脱场所经营者是主要责任人,如果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一般要承担责任。
考察经营者安全义务主要包括:游戏开始前对参加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,审核参加者的条件是否满足游戏要求,并对参加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和安全告知,对其中带有危险性的游戏环节重点予以提示、警告;经营者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,对需要帮助的参加者提供及时、合理的救助;保障场所硬件设施符合安全要求,注意地面的平整度,对潜藏危险性的环节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、充分的警示标志,必要时危险环节向游戏参加者提供保护措施等;经营者对游戏情节、空间场地、灯光、道具、障碍物及其摆放等进行科学、安全、合理的设计。
如果是因同伴原因受伤,根据民法典规定,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,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,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;但是,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。
“判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,需要以一般理性人的标准。”法官解释说,若行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发生严重损害后果,但行为人未履行该注意义务,此时可认为行为人存在重大过失;像其他体育项目中的故意犯规、恶意冲撞,更属于具有主观恶意的损害行为。
但如本案中,张千在遇到真人NPC后扭身奔跑,属于受到惊吓后的正常应激反应,并未违反相关游戏规则,就不足以认定其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。这种情况下,伤者只能自甘风险。
(文中均系化名)
北京日报记者 高健 通讯员 蒙向东股市配资是怎么回事
发布于:北京市